- 7x24小时咨询热线
- 0371-63062699
发布时间:2022/07/21 08:52 来源:河南中检食安
致病菌霍乱弧菌的致病性,霍乱弧菌产生肠毒素,是一种剧烈的致泄毒素。该毒素作用于肠壁促使肠黏膜细胞极度分泌从而使水和盐过量排出,导致严重脱水虚脱;进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。河南中检食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Ccbiot-L16A,是检测常见微生物致病菌最高效的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,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Ccbiot-L16A能够快速高效的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致病菌。
霍乱肠毒素本质是蛋白质,不耐热,56℃经30分钟,即可破坏其活性。对蛋白酶敏感而对胰蛋白酶抵抗。该毒素属外毒素,具有很强的抗原性。现已能将该毒素高度精制成晶状,仍保持极强的生物学活性。霍乱肠毒素致病机理如下:毒素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,A亚单位又分为A1和A2两个肽链,两者依靠二硫链连接。A亚单位为毒性单位,其中A1肽链具有酶活性,A2肽链与B亚单位结合参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中的转位作用。B亚单位为结合单位,能特异地识别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。
1个毒素分子由一个A亚单位和4℃6个B亚单位组成多聚体。霍乱肠毒素作用于肠细胞膜表面上的受体(由神经节苷脂GM1组成),其B亚单位与受体结合,使毒素分子变构,A精致单位进入细胞,A1肽链活化,进而激活腺苷环化酶(AC),使三磷酸腺苷(ATP)转化为环磷酸腺苷(cAMP),细胞内 cAMP浓度增高,导致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大为亢进,使大量体液和电解质进入肠腔而发生剧烈吐泻,由于大量脱水和失盐,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,血循环衰竭,甚至休克或死亡。
所致疾病:
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,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。在自然情况下,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。在地方性流行区,除病人外,无症状感染者也是重要传染源。高比例的无症状携带者有利于疾病的扩散,根据卫生状况,无症状携带者和病人的比率波动在10:1~100:1之间。
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未煮熟的食物如海产品、蔬菜经口摄入。居住拥挤,卫生状况差,特别是公用水源是造成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。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不常见。在正常胃酸条件下,如以水为载体,需饮入大于1010个细菌方能引起感染;如以食物作为载体,由于食物高强度的缓冲能力,感染剂量可减少到102~104个细菌。任何能降低胃中酸度的药物或其他原因,都可使人对霍乱弧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。
病菌到达小肠后,粘附于肠粘膜表面并迅速繁殖,不侵入肠上皮细胞和肠腺,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肠毒素而致病。O1群霍乱弧菌感染可从无症状或轻型腹泻到严重的致死性腹泻。在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感染中,无症状者可达60%,在El Tor生物型感染中,无症状者可达75%。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所致疾病较El Tor生物型严重。
典型病例一般在吞食细菌后2~3天突然出现剧烈腹泻和呕吐,多无腹痛,每天大便数次或数十次。在疾病最严重时,每小时失水量可高达1升,排出由粘膜、上皮细胞和大量弧菌构成的如米泔水样的腹泻物。由于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而导致失水,代谢性酸中毒,低碱血症和低容量性休克及心力不齐和肾衰竭,如未经治疗处理,病人可在12~24小时内死亡,死亡率高达25%~60%,但若及时给病人补充液体及电解质,死亡率可小于1%。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比O1群严重,表现为严重脱水和高死亡率,且成人病例所占比例较高,大于70%,而O1群霍乱弧菌流行高峰期,儿童病例约占60%。
病愈后一些患者可短期带菌,一般不超过3~4周,真正的慢性带菌者罕见。病菌主要存在于胆囊中。
河南中检食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Ccbiot-L16A可快速检测微生物致病菌等常见食源性微生物致病菌,检测对象涵盖乳制品、肉制品、水产制品、即食蛋制品、粮食制品、即食豆制品、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、即食果蔬制品、饮料、冷冻饮品、即食调味品、坚果与籽类食品、特殊膳食用食品、热处理散装即食、部分或未经热处理散装即食食品、其他散装即食食品、饮用水、餐具、食堂、学校、酒店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、农贸市场、大中型商超等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产品及企业。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Ccbiot-L16A的更多信息,请咨询河南中检食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。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航海东路与二十五大街交叉口联东U谷25号楼4楼
联系电话:0371-63062699
13213170202
电子邮箱:ccbiot@163.com
Copyright © 2022 河南中检食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SITEMAP
豫ICP备202200537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9602002296号 技术支持:巧易网络